浅谈KOC丨杂谈系列

2019-08-291580

源起

最近,有一篇名为“KOL老矣,KOC当兴”的文章将KOC这个概念送到了大众面前,并且引发了热议。通过Google搜索,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中国原创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KOC呢?让我来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KOC

KOC是Key Opinion Consumer的首字母缩写,中文常译作"关键消费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KOC确实是一个新奇的概念,但其实KOC一直存在,他们同时有种子用户、死忠粉、重度用户等相似名字,就像KOL同时有专家、分析师和自媒体这样的名字一样。

比如你要买相机,可能会问身边数码发烧友朋友的意见,你的朋友就是相机的KOC;比如你朋友圈有个吃货,他经常会分享一些好吃的餐厅,你看了就有收藏的欲望,他不知不觉成了KOC,或者说KOE(关键意见吃货)。

KOC,就是新瓶装旧酒,仅仅是一种概念包装罢了。

对品牌来说,KOC虽然量小,但KOC数量众多,聚合起来就很大,淘宝客,就是最早探索聚合KOC流量的模式。在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时,很多品牌到处找廉价流量,私域流量也好、KOC也罢,都是流量变得昂贵和品牌开始缺钱的结果。

KOC会替代KOL吗?

按照“KOL老矣,KOC当兴”这篇文章的说法,KOL(Key Opinion Leader)应该被KOC(Key Opinion Consumer)取代,并列出了诸如“KOL是专家,KOC是朋友”、“KOC的特点是真实、信任”、“KOL是公域流量,KOC是私域流量”等各种各样的理由。简单来说,你可以将KOC理解为粉丝规模更小的KOL,正是因为粉丝规模小,所以它看着更像是个“人”,而非一个面无表情并且极为冷漠的“机构”。

但很多情况下,KOC和KOL并不是界限分明,KOL是头部,KOC是腰部,用KOC的方式运营的KOL可以理解成大KOC,而做得成功的KOC也拥有类比KOL的影响力,KOC的粉丝虽然总体不如KOL,但是在老铁们的转发下,却是聚沙成塔、蚂蚁雄兵。

因此,在笔者看来,我们并不需要太过于纠结KOL和KOC的界限,这就好像“20岁的年轻人和15岁的年轻人”,他们之间确实有差异,但差异至少看起来没有达到非要通过一个新概念来强调其区别与界限的地步。反过来说,这么多概念的出现,说不定反而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人支付单。

品牌应该找KOC吗?

我的观点是,KOC是值得去抓的。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用户注意力越来越分散,流量也越来越分散。做市场,聚合分散的流量的能力越来越重要了;做公关,聚合分散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

就如同打造电商爆款一样,很多时候,打造爆款就像挖井,你在很多地方钻井可能都没水,但一定要不断投入,坚持,才会看到出水。”淘宝、京东、淘宝直通车、直播电商什么都做做,但电商平台外,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微商、直营电商、KOL和KOC,都可以做整合,不同阶段不同节奏去做,最终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爆款可能是在天猫引爆的,但别的地方的动作很重要,这就像烧水一样,不能说是最后一秒的火力才把水烧开的,都是一盘棋。

结语

不论是否认可KOC这个概念,不论对KOC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在互联网下半场,流量红利濒于消失,大V投放成本越来高的情况下,强调信任关系的KOC有崛起的理由。

分享
点赞0
打赏
上一篇:2018年,我们该如何看待微信小程序?
下一篇:如何通过用户反馈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