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丨享受工作系列

2020-04-081770

​ 幸福=效用/欲望

宅家期间又把魔戒系列拿出来看了一遍,按照官修历史的说法,历史选择了由低欲望的种族霍比特人来结束几代人的无休止的战争。低欲望的霍比特人没有人类的迷茫和绝望,没有精灵的清心寡欲,没有矮人的贪婪,更没有追求魔君那些人的暗黑,只要有霍比特人出现的地方,都充满美食美酒、欢声笑语。历经一战二战的托尔金,围绕着“欲望”用那么宏大的篇幅写一群“普通人”最终止战了,勾画了一种他理解的幸福感,要有欲望,但不能过于旺盛,结局颇有中国武侠那种归隐山林的韵味。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是:幸福=效用/欲望。

这里所说的效用和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即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就将欲望分为五个层次,从下至上: 1.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2.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3.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4.层次:尊重的需要。 5.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个公式很好的说明了构成幸福的两大要素的关系,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所以,获取幸福的两种方式,一是既定效用下减少欲望;另外一种情况是,既定欲望下增加效用。

既定效用下减少欲望:在效用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欲望,人们感到越幸福,反之则不会感到幸福。这其实是宗教在各个历史中很长时间内起到的作用之一,佛教所谓的贪嗔痴,就是要求人们控制欲望。当一个人的欲望无穷大时,这个人永远都体会不到幸福。反之,当一个人无欲无求时,幸福感对这个人而言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既定欲望下增加效用:在欲望一定的情况下,加大效用,人们感到越幸福,否则会感到痛苦。如果欲望是有限的,现实生活中只要增加收入,个人购买力越强,所得到的效用越大。收入的效用由个人的资源得到收入以及把资源用于储蓄或投资组成,即把个人财政的效用最大化,幸福也就最大化。个人决策包括了四个内容: 第一,提供多少资源; 第二,把多少收入用于储蓄,多少用于消费; 第三,如何进行储蓄或投资; 第四,如何进行消费。

说白了,这时候如何花钱又是另一门学问了,有一堆教你如何花钱和存钱的书籍。

被期待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

我真正想聊的是人们追求幸福过程中的戏剧性。比如为了提升收入,很多人会交智商税或者花钱买心理安慰,比如买彩票或者烧香拜佛,很多研究都表明彩票赢家通常不会比他们中彩票之前更幸福,甚至有部分人比之前更不幸福,尤其那些抱得大奖最终反而穷困潦倒。

这种戏剧性是人间悲喜剧,当梦想成真的时候,很少情况下会比之前更开心,除了为了已有的成功已经付出了的代价,还有新的成功会带来新的挑战。德国有句谚语说,“被期待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童话里主角们“以后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在现实世界不存在。

过犹不及

从生物演化的角度来说,演化才不管我们幸不幸福,它只要我们成功繁衍后代,如果我们的幸福感持续不退,演化就失去了这种能激励我们的最有力的武器。

举例来说,假设在更新世(Pleistocene,距今200万年至1万年前)有两个原始人 A和 B,他们实现了梦想猎杀了一只猛兽,回到部落庆功。从此以后,A每天都非常开心幸福,不再打猎,

每天宅山洞里心满意足的讲述自己的成功。B不满足捕猎一只,渴望更多,所以他不贪图享乐,继续打猎,这给他带来更多成功,吸引到更多伴侣。与此同时,A也逐渐失去对部落的作用,没人想听他捕猎过一只猛兽,繁衍后代的机会就变少了。

驱使人获得成功的,不是幸福感,是欲望,是不安全感。媒体大亨泰德·透纳(Ted Turner)这样说过:“大众眼中的‘人生赢家’们其实并不是百分百满足和安全的——驱使他们成功的动力就来源于那种不安全感。”

弗吉尼亚大学的大石茂弘(Shigehiro Oishi)领导的一项研究记录了,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起被试自我报告的幸福指数,然后,研究者将其与他们在 21 世纪初期的收入做比较。他们发现以前不幸福的人们相比他们幸福的同胞赚得钱更少。这在意料之中,相比那些颓丧的人,幸福的人们更精力充沛、更引人注目,这些特质可以帮助他们挣更多的钱。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那些认为自己幸福感中等的人 15 年后赚到了最多的钱,而那些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的收入,跟认为自己不幸的人反而差不多。

适当的知足常乐对获得成功是有好处的,但是过度的幸福感就是一场经济灾难,孔子说“过犹不及”。这就是为什么演化让我们保持理性的幸福——偶尔能体会到极乐,但这种感觉会随着我们返回到自己的个人幸福基线水平很快消退。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给出一个警告,“低欲望”是日本经济萎靡不振陷入失落的重要线索,年轻人没钱没希望不敢花钱,老年人不安焦虑也不敢花钱。现在的日本都以简单平价为主流,极简生活、断舍离和小确幸都成了社会的新主题。

联合国曾经发布了一份全球幸福度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15年这25年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人民的幸福感反而下降了。为什么财富的增长没有带来幸福的提升?我国四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就是构建在高欲望的基础上的,与日本相反,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想开豪车、住豪宅、穿戴奢侈品。

幸福方程式阐明了人类追求幸福的动力来源。人经常在欲望的满足和不足之间运动、徘徊。知足者常乐,而知不足才有进一步的追求。前者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后者是指人的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远也没有完全满足的时候。人类正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产生、永无止境的欲望而不断奋斗,这也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

就个体而言,最好的欲望水平其实是有目标有梦想,同时又能安心做好点点滴滴,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不断进取又不好高骛远。尤其对我们这代人而言,少即是多,慢即是快,欲速则不达,适当控制欲望,也许反而收获更多。

从每一次失败与危机中学习

感悟幸福是一个很主观的过程,虽然上面都是科学家试图用理性的方式来寻找获得幸福的原理。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快乐和意义的叠加,其中这个意义是目标感和使命感。一旦人们丢失了目标感和幸福感,不论经济收入如何,都很难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反之,目标过于不切实际,或者使命感好高骛远,永远也不可能找到幸福。

我们读唐诗时,常常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既经历盛世又经历乱世的诗人们,幸与不幸,照单全收,这才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事实上,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一样重要,前者甚至可能更重要。我们从失败从危机中学的东西,远比从成功中获得的更多。

分享
点赞0
打赏
上一篇:滴滴发布《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
下一篇:用青春与巴菲特交换财富,你愿意吗?丨摸象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