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怎么办”是我们需要的吗?丨享受工作系列

2020-01-211839

分享精神是亏是福

我们企业也走过了第五个年头,我在这个组织有很多身份,我自认为干得最卖力的,不是“CEO”,不是产品经理,而是“首席分享官”。

在广府文化的企业里,务实是很常见的,务实有时候都有点看起来“自私”。我是异乡人,干啥都要很卖力才能在别人的地盘活下来。我成功可能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乐于分享,有时候甚至表现得好为人师,做得过头了。

我始终认为分享看似吃亏,其实是一种福报,能有机会在别人面前分享一点东西,是非常大的福报。所以,我们企业也延续了这种老板文化,后来几经迭代,我们把分享变成一项企业文化的工作,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产出结果来考量。

上个月,复盘我司在学习型组织工作上有哪些地方要改良,我们分享了很多文章,文章主题这一年多来都根据个人的成长来写的,锻炼团队的写作能力,第一阶段目标是能持续稳定输出。过了一年,大多数人陆陆续续的坚持,也写了不少,这个目标算初步达成了。

值此岁末更替,我们的分享精神依旧会坚持下去,我们的分享形式也差不多到了该升级一下了。从随心随性的写,转变成成体系成专题的写。

这个时代读书,where和who最重要

曾国藩说,一本书没读完,决不翻下一本,这一招误导了很多人,那个时代的书,都是好书都是经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一年出版的书,可能比古代500年出版的都多,书的信息密度低了,有点不合时宜了。

其实“信息爆炸”这个词是一个不严谨的说法,那些信息在古代也同样存在,只是传播速度慢,很多信息传播过程中损耗特别大,所以就不会“信息爆炸”。因此,在知识信息传播速度慢的时代,知道What非常重要。但是在信息传播快的时代,知道where和who最重要。直白点,知道信息在哪里能找到,以及谁知道谁可以咨询,这是最重要的。

信息传播快,意味着找到what很容易,找到硬知识很容易,但是软知识很难,所以知道谁知道这些软知识,直接请教,效率高很多。

信息传播快,也意味着内容很杂乱,搜索引擎给的信息是公开渠道能找到的所有信息,并不能找到有深度的信息。基于读者的诉求,我们应该结合我们自身在软件行业的信息优势,帮助读者找到where和who,这是我们新一年的分享目标之一。

我们搜集了市场上的竞品,发现wikiHow的模式特别正确,给我实施的方法论,而不仅仅是给出一个思路。前几天得到APP也推出了一档付费栏目,叫十万个怎么办,发现我们这种草根企业的思路和明星公司的思路不谋而合,越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在信息过于庞杂的时代,80~100分的内容由传统的行业满足着,一直是付费的,0~60分的内容都被免费发送了,而且也被过度满足了,但是60~80分的内容虽然市场小,但是还没被满足,还是有不少的空白。做一个优质信息,始终是一种值得付费的形式,而且利用新的基础设施重新做一遍是更高效的信息获取形式。我们也要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分享一些方法论,虽然与大咖们相去甚远,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学习有一份交代。

十万个怎么办,我们需要的形式

免费的信息时代,从web1.0的网页盗版猖獗时代,也过渡到今天公众号打赏付费的时代了。我们处于一个缓慢的分化节点里,要经常分析时代的变迁趋势,结合自身优势,顺势而为。

我们今天面临的工作,未知复杂多变,想象中是遛狗,现实中是在泥地里和猪搏斗。有阵子我怀疑我们公司的人员效率怎么这么低,直至一次我看到令我震惊的一幕。我叫一位员工搜索一个词,TA在搜索输入百度,然后打开百度再搜索那个词。我惊掉了下巴,在公司里说了几次这个事情。我还不死心,我把离职人员电脑的操作系统删了,交给新人。他们说电脑坏了。简直令人发指的操作还有,我有一次怀疑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为什么搞了半个月,我就看他们怎么操作,我看着TA打字,我崩溃了,原来打字速度很慢的人真的存在。后来,我普查了一遍,打字速度低于70字/分钟的大有人在。这个时代太疯狂了。

这是真实的世界,很多人并不是工作不高效,而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长尾问题没有解决,导致效率低下,加班成为了常态。他们并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细节对了,事情自然就对了。所以,围绕着这些实操性问题的设计,才是有必要的。

不仅仅是要想清楚为什么,也要得到一个操作指南。更高效的生产力,始终是人类进化的诉求。工程师逐渐被重视,是这个时代的幸运。互联网的进步起源于分享,前期IT行业的迅速发展也是强化了这个诉求,工程师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是解决很多长尾问题的关键。我们正好有这种优势,值得去做一些这方面的分享。

YY欢聚时代创始人李学凌说过说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分量。他说的大概意思是,我在150个国家开展业务,我发现全世界能够快速召集1000个工程师干活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美国,一个中国。印度只有几个城市有工程师,但找到1000个人也不容易。日本更是不要想。换个高端说法,可以说是中国的新人口红利,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我们有很强的市场广度,可以服务全球的市场广度,这几年出海的几家IT企业都是一种证明。

我们后续也会进行更多这方面的工具类小程序,信息筛选类小程序的服务。我们过去一直围绕着以产品为中心进行创新,新的一年,我们应该围绕着一些小机会来进行创新。以用户的待办任务为中心,进行创新,这是我们要做的,利用小程序的便捷性,提供一系列辅助工具类,信息筛选类的帮助。

*从以产品为中心进行创新 转变成以用户的待办任务进行创新 * 合适的产品有两种,一种是能够解决用户之前没有解决方案的待办任务的产品,另一种是能够更好地解决用户代办任务的产品。我常常听到一个故事,用户的真正需求并不是要通过电钻才能满足的,用户买电钻,不是为了买电钻这个产品,而是为了在墙上打个洞。所谓“真正的”需求,说的是用户购买产品和服务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产品和服务本身。

敏锐的洞察用户的待办任务,很容易占领一片蓝海。可能,十万个怎么办,就是一个非常细分市场的蓝海。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企业2020年也将围绕着客户的待办任务来改进我们的服务和产品体系。

PS:生活中我们需要无害的人,生意上我们需要有益的人,也希望各位朋友继续在新的一年里或在生活、或在生意上支持我们。

Andy

芦苇科技创始人、CEO

编辑:李惠玲

芦苇科技-广州专业软件外包服务公司 提供微信小程序、APP应用研发、UI设计等专业服务,专注于互联网产品咨询、品牌设计、技术研发等领域 点击 阅读原文 访问 www.talkmoney.cn 了解更多 万能说明书 | 早起日记Lite | 凹凸壁纸 | 言财

分享
点赞0
打赏
上一篇:滴滴发布《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
下一篇:一堂生动的数学课丨摸鱼系列